端午来了,粽子怎么吃?

端午来了,粽子怎么吃?

又一年端午临近,想必大家的冰箱里又塞满了各种粽子:肉粽、赤豆粽、豆沙粽……粽子好吃,但该怎么吃才健康呢?

就成分而言,

粽子占比最大的部分是糯米。

糖尿病患者们想必对此不太陌生,糯米是高GI(血糖生成指数)食物,也就是说,它能在人体胃肠道里被快速消化吸收,因而迅速引起血糖升高。

但事实上,粽子并不如一碗单纯的糯米饭那样好消化,这是因为粽子里的糯米排列太过紧密,这增加了它们接触消化液的难度,除此之外,这样的“高密度”给了粽子“小体积”,一不留神就会吃多吃撑,自然会让人觉得“不好消化”。

综上所述,粽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并非一口也不能吃,避开豆沙这样“甜馅儿”粽,将一个粽子分一日多次进食,也能一同享端午口福。

除了糯米,

如今的粽子还有各式各样的“加料。

最常见的种类便是肉粽,除了瘦肉外,为了口感自然不会少了肥肉,这样一来一个粽子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直线上升,且多为饱和脂肪。

一般来说,对于这样高热量、高脂肪的食物我们都会推荐少吃,但实际上,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物,粽子本身也不是餐桌上的日常食品,如果只是端午节“应景”吃上一两个,也无伤大雅。要注意的是,相应的需要减少主食的摄入,建议将粽子代替主食和一部分肉食,另外搭配,而非将粽子作为加餐摄入。

此外,还有刚才提到的甜馅,豆沙这样的馅料隐藏了大量的精制糖,让粽子的总热量上升,但蛋白质依旧缺乏,因此整体营养价值并不高。赤豆粽等杂粮粽一类,虽不像豆沙粽一样含有大量糖,但有不少人喜欢蘸白糖吃,这又增加了糖摄入量。

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添加糖最好控制在25g以下,如果不注意,吃一顿粽子配的糖就超过了20g。因此如果要吃,一定要控制糖的摄入,最好少吃甜馅粽、不蘸糖吃杂粮粽。单纯的杂粮粽倒是一个比较健康的选项,宜作为主食的替代品,粗粮不仅提供了膳食纤维,也增加饱腹感。

说了这么多,你学会粽子怎么吃了吗?如果还没懂,那就记住把它作为主食替代品、而非加餐或零食吃,同时搭配蔬菜和适当的肉类,适当地享受节日美味吧!

供稿:郑好

原标题:《端午来了,粽子怎么吃?》

阅读原文

相关数据

正规det365登录网站 美国 - 人口

美国 - 人口

09-05 访问量: 4900
365大额提款要求 数据库>日本 vs 美国

数据库>日本 vs 美国

09-02 访问量: 1024
365sport 火影忍者忍者分類

火影忍者忍者分類

08-13 访问量: 87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