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资博士后,真有那么坑?

师资博士后,真有那么坑?

近年来,师资博士后成为了学术界的 “热词”。有师资博士后的地方,总能引起一番热议。“青椒生力军”,“学术临时工”,“论文写手”,“天坑”职位……是师资博士后身上的标签。

师资博士后,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角色?真有那么坑?

博士的“无奈之选”

通常认为,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去向。但是由于近10年来博士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加,高校教职需求的缓慢增长导致学术劳动力市场开始饱和。2019年我国应届博士毕业生超过6万人,然而普通高等学校只以每年3-4万人的增量吸收专任教师岗位人才,这就意味着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任职的难度正在逐渐提高。

2019年,中国青年报对5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2018届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显示,如愿进入高校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只有50.2%。1997年、2007年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分别为74.6%、54.3%。近20年来,我国博士生在学术系统就业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,这或许跟博士生进入高校任职的难度提升脱不了干系。

而高校为了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要,但又受限于学校编制数量,则将部分博士后纳入师资队伍管理,即为“师资博士后”。

2005年,浙江大学为遴选优秀师资,率先推出了师资博士后政策,实施《浙江大学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(浙大发人[2005]15号)》。虽然4年后浙江大学取消了师资博士后制度,然而这一制度在其他高校中方兴未艾。

而对于学术界就业溢出的博士毕业生来说,若想要获得心仪高校的教职,就只能先从师资博士后做起。

高校和博士后,看似 “两相情愿”的事儿,现实却没有那么简单,背后都是博士后们的辛酸无奈。

一不留神就是“坑”

如今,随着走进师资博士后的人数节节攀升,这一制度所引起的争议也愈演愈烈。在知乎上,一位身在高校工作的网友吐槽,一定不要选择师资博士后,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其他网友的赞同。网友的观点是否成立还有待商榷,但师资博士后之所以会被吐槽为“天坑”职位,并非空穴来风。

小编“小李老师”编辑发布若有侵权请告知,更多资讯关功锺浩—“清培商领院”。我院目前主要承接:在职硕士。博士。博士后。客座教授申请工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数据

365sport [女足世界杯]小组赛B组:德国VS中国 完整赛事
365大额提款要求 微信标签怎么删除成员

微信标签怎么删除成员

06-30 访问量: 9997
365大额提款要求 注册开通介绍

注册开通介绍

06-29 访问量: 253